在此,我們先題及一個最近教育學家提倡的一個概念:每一位孩子都是需要特殊教育的,只是在形式/地點/程度及配合人員方面的不同。

    孩子自襁褓中和人的互動及年幼時的遊戲方式中,都可以明顯的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雙胞胎,我們都可以分別出孩子之間的不同。而我們所規畫出來的學習方式是一套有範圍的通則,是一個有系統概念所構成的學習路徑。換言之,我們如何規劃孩子的學習軌跡是依照所規畫的學者所制定的(當然,一定便會因人而異,因時/地而有所差別),例如:學習蒙特梭利教育方式的孩子如果突然需要適應其它學者所創立的學習模式,也會因為學習型式或是著眼重點的不同而在學習互動及成就表現上有所不同。所以,特殊教育的概念其實時時刻刻都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之中,藉由特殊教育的精神及思考方式,我們便可以讓學習優勢或發展期程不同的孩子一同學習、互相激發。

 

 

 

    當學習開始變成戰爭的時候,我們便開始思考幾個需要"因材施教"的因素,而這些因素是每一位孩子皆需要被考量的:

 


(1)
孩子的學習類型
      
每個人都有學習類型的偏好,例如:視覺學習的孩子會喜歡閱讀更勝於傾聽。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孩子能夠獲得較多的視覺訊息自然會有相對較好的效果。

 


(2)
品質要求是否有益於達成學習目標

 

       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我們常常將頻直要求與技巧獲得同時要求,在此時我們應該考慮其因所學習的目標不同所著重的順序。就像寫字時,我們藉由一筆一畫的要求讓孩子記住字體,所以如果應該是一撇而孩子寫成一橫,就需要提醒跟修正。但如果現在是學習數理,那在考慮孩子是否有將算是排整齊前,應該先考慮孩子是否學會期中所需要理解的概念。

 


(3)
學習方式是否適合學習內容

 

       就如同大家所認知的,每一個科目有不同的學習型式,有的重視記憶跟整理、有的首重容會與貫通、有的科目實做很重要。學習的成果如果能有實用的技巧獲得,孩子當然可以將記巧運用的更透徹。所以學習的過程著重邏輯思考/圖像記憶/情境推理/執行技巧都需要考慮在學習的過程之中。

 

 

    我們在考慮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同時也應該考慮"寫功課"---書寫這件事對學習的角色及重要性。以及在孩子的學習優勢之中,書寫的角色及孩子當下書寫的能力。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有一些具體的活動範例可以提供在家中對於書寫能力訓練的活動。所以,針對動作面向我們分享一些活動範例,希望幫助書寫的精細動作表現。另外,書寫是學習的一部分,是學習的工具。既然是一項工具/方式,就不應該喧賓奪主的影響學習的目標及學習的意願。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書寫已經變成一項阻力時,我們便應該利用活動訓練或做中學習的精細動作改善技巧進行書寫能力的增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 for 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