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筆姿勢的建立是一個進行的過程

在引導孩子精細動作操作進而引導孩子書寫的過程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讓大人的引導動作破壞孩子正在建立的動作型態。而孩子利用各式媒材的操作,與多種工具的互動過程,自然而然出現的指尖調整動作及掌內操作經驗,是身為兒童職能治療師的我在臨床職業十多年的目標。

如果我們檢視我們對於孩子書寫能力的期待,我們不免需要反思在電腦輸入越來越普遍的今天,要求孩子書寫能力是否會像練習琴棋書畫一樣,漸漸地因為時代的演變而喪失這項能力的必須性。我們需要先確定一件重要而且基本的要件: 我們的孩子依然需要書寫的能力嗎?

其實,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孩子未來會依靠電腦進行幾乎所有的工作,書寫這項能力依然有必要性。首先,書寫的過程能直接的增益孩子在文字及符號的記憶,經由一筆一畫的書寫過程,孩子能有較多的記憶經驗,更容易記起文字以及符號。並且形成文字的構字概念、部件意義等,與語文相關的概念。而即使不是國語課,其他的學習內容都有以書寫形式為主的部分。也因此,書寫是學齡孩子花費大量時間從事的活動。配合學習的內容,以及運思記憶的過程,書寫都有其不可替代性。更讓我們需要在意的是當握筆的遠端握筆動作無法符合孩子當前的活動要求時,代償的動作以及軀幹坐姿所受到的影響,將會日積月累造成孩子累積性的傷害。

面對焦急的家長、對書寫很挫敗的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似乎成為大家面對書寫問題的唯一目標。基於對孩子發展的醫療專業背景,我需要強調的是<書寫姿勢是一個進程,與其強調正不正確,孩子書寫的能力是否能應付當下的挑戰才是重點>。年紀較小的孩子還在發展整體動作、坐姿穩定、手眼協調、雙側整合的孩子,粗筆寫大字的過程是必要的過程,這時就算孩子看筆來能有正確的握筆姿勢也不見得就是好事。年齡較大的孩子,因為書寫時間較長,能讓孩子在好的擺位下完成功課就是一個重要的目標。所以,面對正在發展的孩子,我們所使用的引導媒介---握筆器就有不同階段的角色及使用目標。

 

大三角握筆器

兩歲開始,孩子會練習使用許多工具,基於這時掌內操作的基本動作皆已成熟,複雜的掌內操作動作會在這個階段接續出現。複雜的動作相較於基礎的動作會更需要視覺的輔助,尤其當孩子在使用工具時,工具的操作就是要提供更好的視野範圍以及動作的精準,所以面對這樣的挑戰,孩子會穩定的形成使用橈側抓握,以及指腹抓握的動作。這時,當孩子利用粗筆進行塗鴉時,一起工作的手指們會開始練習讓手指的力量好好握著筆、並將力氣傳到筆尖。而大三角握筆器在這時就是引導孩子好好的穩定掌部動作,並將力量傳到工具的輔助。


 

加大梨形握筆器

當孩子漸漸的能好好的操作工具,進而出現各式線條繪畫的階段時,握筆的動作會漸漸形成。這時,孩子會開始明確的分化掌部的技巧端以及穩定端。技巧端的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會開始執筆的動作,而穩定端(無名指、小指)則形成穩定執筆動作的底基。而這時的孩子會開始從五隻手指都在抓握,漸漸分化出前三指抓握、後兩指穩定的姿勢。這時,引導孩子前三指不同的力量輸出方向的適當工具就是加大梨形握筆器。
 

 

三角握筆器

當前兩個階段順利建立握筆基礎之後,靜態的握筆姿勢就十分穩定了。靜態的握筆姿勢能夠產生及維持,代表孩子有能力穩定掌部(掌弓)、並且將手指的力量適當的傳送到筆尖。但靜態的握筆姿勢需要使用手腕做出運筆動作,這時對於可以做出靜態握筆姿勢的孩子來說,轉變動作進而形成動態握筆就是這個階段的目標。而三角握筆器在這個時候提供手指動作的引導,但卻去除過多的輔助,在維持手指施力面的當下,讓孩子有機會可以將靜態的動作轉為動態的動作。而成為動態握筆的當下,可以觀察出孩子在書寫時,手腕的動作減少、使用較多的手指動作進行書寫。

然而雖然大部分的孩子在循序漸進之後能產生較有效率的書寫動作,但是,有許多孩子面對突然份量大增的書寫工作,因為基礎能力的經驗不足,容易產生代償動作。常見的代償動作包含:握筆時使用過多的穩定度代償活動度的耐受力不足、以及握筆位置前移。

 

蝶型握筆器

動態握筆姿勢的維持需要掌內肌以及掌外肌的協同,而深層的掌內肌形狀細長、負責靈巧的動作微調,而書寫這個活動對於掌內肌的要求較高,所以當掌內肌漸漸疲乏時,掌外肌容易出現代償的動作。而掌外肌代償的動作就是使用穩定度來代償活動度的疲乏,孩子這時與其說是在寫字,其實是死命抓住筆維持動作。而穩定度過高的表徵就是孩子會使用食指或是中指,將筆尖過分壓近掌心,有些孩子是使用拇指環繞式的握筆、另一些孩子則是使用食指勾進掌心的方式握筆。

而錯誤的姿勢很容易因為掌外肌天生比較有力氣而被持續下去,而過分用力抓握且失去活動度的靜態握筆姿勢就容易像壞習慣一樣一直困擾孩子。而這樣的握筆姿勢容易讓孩子無法在端正的坐姿下看到正在寫的字,所以孩子只好改變坐姿用歪歪的姿勢進行書寫,或是旋轉紙張進而扭轉身體,這時累積性的傷害就悄悄產生了。

如果孩子出現食指勾進掌心或是拇指環繞式的握筆姿勢,在使用三角握筆器的同時,可以同時交替使用蝶形握筆器。這個形狀的握筆器,可以避免孩子過度的使用食指或是中指代償,並且提供動作的引導,讓掌部較容易擺出適合掌內肌用力的姿勢。

 

橇型握筆器

而另一種容易出現的代償動作---握筆位置前移則容易出現在整體力量不足的孩子身上,這些孩子握筆時容易因為力量不足,無法單單使用指間握住筆,所以比起其他的孩子使用更多的指腹面積來握筆,這時孩子會很自然的握筆位置前移,利用削鉛筆時的協面來提供摩擦力,進而節省一些力氣。這時,孩子為了維持這樣的握筆姿勢,容易形成立筆、拇指過分伸直的動作,這時除了容易因為看不到字而改變坐姿,變成頭低低的看字之外,也非常容易手痠。

而避免孩子握筆位置前移的工具就是撬行握筆器,利用本身的材質以及形狀,讓孩子在不改變姿勢的情況之下獲得足夠的輔助。尤其對於力量不足的孩子來說,用適當的姿勢寫完功課就是很好的訓練活動。

 

梨形握筆器

如果孩子在使用三角握筆器後,並沒有出現上面的問題,但卻出現無法維持動作以面對環境要求時,我就會建議在孩子的鉛筆盒內加上一個梨形握筆器。

我常舉這樣一個例子,當您學會算三角函數時,我們可以要求您算一題然後讓您休息一下再算另一題,這樣的要求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達成。但如果,我在您剛剛開始學會時就要求您一次算100題呢? 當然不行囉,我們不可能一開始學會一個東西時就有這麼好的耐受力。所以,當孩子書寫時雖然沒有出現不適當的動作,但如果時不時會出現手痠的休息動作,這時適當的交替使用書寫工具就是讓孩子漸進式的增加書寫能力,避免過分疲勞所帶來的負向情緒的方式。

而在孩子漸漸習得穩定有效率的書寫姿勢之前,藉由不同的握筆工具來引導孩子適當的動作模式是一個學習時的重要過程。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孩子能在適當的姿勢、情緒下練習動作表現,而不是妄想用一個工具就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同時,因為正在學習書寫的孩子很容易需要自我調適的動作幫助自己專心,而咬鉛筆或是吸手指的動作很常見。這時,幫助孩子選擇安全的書寫工具,並且讓孩子在能適當調適自己的狀態下,同時學習專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 for 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