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lessons-from-kids-istockphoto-damircudic_1   這幾天,一位從大老遠北上就醫的個案讓我又有不小的感觸! 在治療個案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僅僅只治療孩子,也因為此我稱之為個案(一個包含孩子/父母/家庭互動/學校教育………所有面向的考量)。

這位七早八早就被打包上車的孩子僅僅2歲,是一位腦性麻痺的患者,超級可愛的孩子,有用心的父母及我們所想的到的正向助因。在那天之前,我從未見過孩子,在短短兩個小時的互動之中,我深深的自覺汗顏。

當孩子和母親一進入治療室中,我先和媽媽說:我不急著做測試,我們看看孩子在這個環境之中的反應,有看看其他孩子對他的互動。然後,接下來我多是用餘光觀察孩子,主要我還是集中火力經由母親的晤談之中了解我所要介入的個案。

在和母親會談的過程之中,媽媽用手機與我分享在其他療育單位及發展中心的課程………然後,我的感觸就出現了……..。
   
首先,我們太侷限在孩子的動作表現,而忽略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其實我們在介入個案時,如果孩子像我的個案一樣是一位腦性麻痺症患者,綜觀來看,我們會在國小中年級前一直加強動作能力。然後在中年級之後,開始使用電腦輔具介入認知功能。我直言,大部分都是這樣,因為林林總總的限制/期望/互動,我們的介入就變成這樣了,這是可悲的。在其中的孩子,似乎都不是依著全人的發展似的,被我們弄得一直在追著明明應該一起被考量的發展里程碑。我僅僅只請同為治療者的人反思,如同我的個案一樣2歲的孩子,如果他動作受損,我們就不需要考量動作以外的部分嗎? 如果他認知未受損,但我們一整天都在動作訓練,孩子的認知如何發展?動作是認知的基礎,如果動作已經受限了,認知是不是更需要引導?孩子如果在其他方面不落後,那克服動作障礙是不是方法更多?

其次,每一個孩子一天都是24小時,要練習一推有的沒的,那孩子的生活參與呢? 我們如何維持介入也提升孩子的職能參與,我們可以在多和家屬談一談。每次一開始治療就拉筋,拉完筋就做一些動作…….如此的介入,如何稱為職能治療。

最後,可能要醫療人員才看得懂了。請多花一些時間和家長溝通”拉筋”和”放鬆”是兩回事!! 但是其中的意義其重要性有多少家長理解。”張力”是的意義我們必須讓家長了解,孩子一輩子都會受張力的影響,這是大腦的因素,我們可以教導其放鬆的技巧以提升功能的表現,但是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張力會消失,因為我們很清楚,這是個案的大腦狀態,我們只能調整不能改變。

當孩子在進行訓練時,我們跳脫出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要將個案不會進步的原因都歸咎在”筋太緊”,僅僅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多考量動作生成的過程及孩子和環境互動的情形,甚至是加強一些讓孩子克服動作障礙的因素。一直在那邊撐著,你就期望孩子會有穩定度嗎?多數時候是用”卡”的吧!  一直盯著一個無聊的要死的玩具,為什麼治療師自己不認為自己比玩具有趣?

我們的介入是重要的,所以不應該僅僅只是草草帶過,健保制度或是醫療評鑑讓我們有志難伸,但是也並不代表我們要忽略我們身為醫者的自覺。如果可以,我建議讓父母參與治療室,讓學校了解及提供治療需求,讓孩子在治療室中是一個完整被考量的全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職能治療
    全站熱搜

    All for 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